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不锈钢生物发酵罐标准化操作流程

不锈钢生物发酵罐标准化操作流程
更新时间:2025-08-14      阅读:250
  一、不锈钢生物发酵罐清洗消毒:构建无菌操作基础
 
  初步清洗与冲洗
 
  使用软质刷子或机械清洗设备清除罐体及管道内残留的培养基、杂质和生物膜。
 
  清水冲洗至无可见残留,确保后续消毒剂能充分接触表面。
 
  化学清洗与消毒
 
  碱洗:1%-2%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,溶解有机物(如蛋白质、多糖),温度60-80℃,时间30-60分钟。
 
  酸洗:0.5%-1%稀盐酸中和碱性残留并去除无机盐,时间20-30分钟。
 
  高压水枪冲洗:利用旋转喷头(压力>50 bar)冲击死角,效率较传统刷洗提升50%。
 
  化学消毒:过氧化氢复合消毒剂(如诺福,3%-5%)浸泡或喷淋30分钟,杀灭99.999%的细菌、芽孢及噬菌体。
 
  终末处理与验证
 
  无菌水冲洗至无消毒剂残留,无菌空气吹干罐体。
 
  定期检测微生物负荷(如棉拭子采样),确保染菌率降低90%以上。
 
  二、灭菌:确保无菌环境
 
  实消操作(以121℃、30分钟为例)
 
  预加热阶段:
 
  关闭所有阀门,打开蒸汽出口和尾气阀排冷空气。
 
  缓慢开启夹套蒸汽阀,待温度升至50℃时检测蒸汽到达位置。
 
  调节排冷凝水阀至“微调”,开启搅拌使培养基受热均匀。
 
  快速升温阶段:
 
  温度达90℃时减小夹套进汽阀开度,打开进罐空气阀旁排冷凝水阀。
 
  温度达121℃、压力0.1MPa时,旋松接种口盖至4个小孔冒蒸汽,保持30分钟。
 
  保温与冷却:
 
  关闭罐底阀,调节进罐空气阀和尾气阀维持压力。
 
  通空气(过滤器压力0.12-0.15MPa)和循环水(温度降至105℃时打开进罐空气阀)冷却至发酵温度。
 
  关键控制点
 
  确保蒸汽充分接触所有部位,避免消毒死角。
 
  冷却时维持罐内正压,防止负压吸入非洁净空气。
 
  三、接种:严格无菌操作
 
  接种前准备
 
  降低罐压至≤0.02MPa,旋松接种口盖并放置火焰圈(加棉花助燃)。
 
  种子液预摇至对数生长期,接种量5%-10%(根据菌种调整)。
 
  无菌接种流程
 
  点燃火焰圈,打开接种口盖,快速倒入种子液后旋紧盖。
 
  立即调高罐压至0.05-0.1MPa,防止杂菌逆流。
 
  环境控制
 
  关闭车间门窗和排气扇,减少空气流动。
 
  操作人员穿戴无菌服、手套和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接种口。
 
  四、发酵控制:精准调控参数
 
  参数设定与监控
 
  温度:通过夹套冷却/加热系统维持设定值(如37℃±0.5℃)。
 
  pH:自动滴加酸(稀盐酸)或碱(氢氧化钠)调节至目标值(如pH 7.0)。
 
  溶氧(DO):调节搅拌速度(100-600 rpm)和通气量(0.5-2 VVM)维持DO≥30%饱和度。
 
  压力:维持罐压0.05-0.1MPa,增加氧溶解度并防止染菌。
 
  过程取样与记录
 
  每1小时记录pH、DO、温度、罐压等参数。
 
  按工艺要求取样送检,同步进行镜检观察菌体形态。
 
  异常处理
 
  泡沫过多:自动添加消泡剂(如聚醚类)。
 
  设备故障:立即启动备用系统,记录故障时间及参数变化。
 
  五、放料与清洗:保障设备复用性
 
  发酵结束放料
 
  关闭搅拌和通气系统,打开罐底阀平稳放料。
 
  发酵液输送至下游处理设备(如离心机、过滤器)。
 
  罐体清洗与维护
 
  清水冲洗残留发酵液,碱洗(1% NaOH)去除有机物,酸洗(0.5% HCl)中和碱性残留。
 
  检查搅拌桨、阀门、传感器等部件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损坏件。
 
  罐体干燥后存放于通风环境,避免锈蚀。
 
  六、不锈钢生物发酵罐标准化操作的核心价值
 
  降低染菌风险:通过化学清洗、高压冲洗和过氧化氢消毒构建三重屏障,染菌率降低90%以上。
 
  提升发酵效率:精准调控温度、pH、DO等参数,缩短发酵周期5%-15%。
 
  延长设备寿命:定期维护和规范操作减少腐蚀、磨损,降低维修成本30%以上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